集思广益的——专家谈去库存各有高
2016-3-18
面对巨大的库存量,如何去化,才是重中之重。对于全省来说,每个城市、每个区域的库存和去化不尽相同;而商业和住宅因面临不同的消费群体,去化速度也有快有慢。
我们邀请了浙江房地产市场上的几位专家,听听他们对浙江库存的理解和下一步去库存的高招。
摸清库存源头,因地制宜对症下药
去库存的话题,从浙江省来说,城市和城市之间,区域和区域之间都不一样。2015年杭州和宁波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2.1%和38.7%,而同期,金华和衢州同比增长4.7%和3.5%,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速度远低于杭州和宁波。就算是在杭州,也是老城区、钱江世纪城、大城西一带市场表现活跃,而临平、九堡等地市场表现一般。
在所有的库存中,非住宅库存的问题最为严重。以杭州市为例,若按照2015年商品房的销售速度,住宅去化周期为1.08年,而非住宅去化周期高达4.57年,去化压力更大。
下一步如何去库存,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。最重要的,是要搞清楚库存房源的基本情况,找出库存的基本原因,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。建议有关部门进行一次全省范围内的房屋大普查,包括商品房、各类办公商业用房、棚户区改造项目、留用地项目等房屋情况,从而为政府合理供地、同时也为开发企业理性拿地提供决策依据。
找出现有的症结,同时,也要在源头上,也就是土地供给上建立相应的机制。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我省各市(县)前三年商品房平均成交规模、新增人口、库存量等因素,分配各年商品房用地供地的上限规模,对库存量特别大、去化周期特别长的地方必须停止给予供地指标。地方政府应根据不同层级的区域与板块市场销售量、库存量、合理的去化速度科学安排规划指标和供地节奏,提高供需匹配度,从供地的源头防止供给的过量。
除此之外,还要是要坚持分类调控、因城施策。在商品房供大于求的城市,要停止建设保障房,全面推进货币化补贴和货币化安置政策。
房地产企业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,这波行情来之不易,要抓住时机,加快销售速度,积极回笼资金。对产品进行结构优化,坚持产品创新,提升品质。
周刚华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博士:商业库存压力更大,去化需经济大环境给力
从历年的情况来看,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住宅库存上,但其实,非住宅库存的去化压力更大。
前几年,由于限购,导致了很多二三线城市出让了大量的商业用地,造成了商业地产的供应量很大,在杭州,到2015年底,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2419.3万m2,其中住宅1503万m2、非住宅916.3万m2,若按照2015年商品房的销售速度,住宅去化周期为1.08年,处于正常水平,而非住宅去化周期高达4.57年,远高于商品住宅的去化周期。
商业库存有两大特点,一是库存大,去化慢。在杭州市场上,写字楼的大宗交易非常有限,一般来说,成交5000m2以上的,都算大的,近一年以来,5000m2以上的交易,在10宗以内。成交的面积段多是百来平方米的这种,而这种面积段多是小业主的投资,对动辄十几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的去化,只是杯水车薪。二是商业库存的去化,受市场和政策影响不大,更多的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。像是这一波政策放宽,市场火爆,基本上都集中在住宅市场上,而消费商业地产的主力,那些企业、公司,如果经济状况不好,手上没有闲钱,他们也不会出手。
对这么大的商业库存,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去化。一是政府要有支持力度,对企业购买办公楼自用,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。因为这么大的库存量,单靠市场和开发商去做努力是不够的,个人投资者也帮不上太大的忙,而且如果全部是小业主持有,今后写字楼品质上不来,租金回报也有限。第二点,也是更重要的,对开发商来说,要清醒认识到,住宅的火爆延伸到商业上不现实,不能盲目乐观,在销售策略和价格上都要有所储备。如果开发商的现金流还可以的话,可以先持有出租,慢慢将写字楼的品质和名气做出来。单单坐等客户上门,是不可取的。
马英枢 :世邦魏理仕杭州分公司 董事总经理:开发商要理性控制,涨价幅度
在多重政策的叠加和推动之下,杭州楼市已经出现了预期逆转,所谓预期逆转,就是大多数人认为房价将要上涨,甚至大幅度上涨,且大多数是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入市,这是政策密集推动的结果。这些政策是:春节前降低首付政策,春节之后降低契税和营业税政策、杭十条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等。我认为,此番政策最有力的推动,是周小川的表态,他表示,要实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。我们可以看到,1月份全国信贷额增加了2.51万亿元,巨量的货币进入市场,推动了预期逆转。当然,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一线城市的市场传导,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市场恐慌情绪,向杭州苏州等优质二线城市传导。
上一周的杭州楼市延续热闹。半个月的时间,杭城的商品房成交已达近9000套,对比去年整个3月6338套的成交套数,已远远超出。在这样的节奏之下,对去化库存是有相当的帮助的,而且可以预计的是,随着巨量成交的到来,库存会快速下降,但省内其他城市,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,都不及杭州。
不久的将来,结构性的供不应求和结构性的供过于求都会同时存在,主城区和类似奥体、未来科技城等热点区域,会出现供不应求,特别是在这些区域中,单价20000到30000元的优质改善型产品,会特别抢手。而冷门板块、产品竞争力不太强的楼盘,仍然面临着去化难题。
对于去库存,政府手中已经没有更多的政策牌可以打,如果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政策推手,那就应该是,在库存较多的城市或区域,减少甚至暂停土地供应,给市场一个良好的预期。
对于开发商来说,要理性控制涨价幅度,不要把价格涨到把客户推给其他项目,更不要涨到楼盘销售不动,因为这轮市场复苏,实际上是政策推动的,时间的长度和力度,有极大的不确定性